神變月故事

2500多年以前,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月的上弦月期間(初一到十五),示現種種神變,降伏了外道諸師,並應機說法,使許多衆生獲得了暫時和究竟的解脫……

 

承佛慈悲力,在殊勝的神變月期間行持善法,功德較平時更加超勝。因此,我們應盡可能地斷惡行善,盡量受持八關齋戒,行持放生、供燈、茹素及誦經持咒等善法,為一切衆生的解脫積累資糧,讓殊勝日過得有意義。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中記載了佛陀以神變力降伏外道六本師的公案。希望通過佛經原文,我們得以走近佛陀的無盡功德海,從而更能體會佛陀弘法利生的智慧、悲心和願力,更加感念佛陀的恩德。

“兄王洴沙,甚愛重之,殷勤方便,曉令奉佛。弟執邪理,不從王教。數數敕令請佛供養。弟白兄王:我自有師,不能複往奉事瞿昙。然王有教,理無有違。當設大會不限來衆,若其自至,我當與食。

……

時佛與大衆,來至會所,見諸六師先坐上座,佛與衆僧,次第而坐。佛以神足,令此六師合其徒類,忽在下行。

……

洴沙王弟,得法眼淨。其余衆人,或得初果,至第三果,出家盡漏,發無上心,住不退地,隨心所慕,悉得其願。各乃識真,信敬三寶。薄賤六師,舍不承供。”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那時,佛陀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僧在王舍城的竹園中安住修行。王舍城的國王洴沙王皈依佛陀,已證得初果,對佛陀有很大的信心,常以上妙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等供養佛和僧衆。而洴沙王有一個弟弟,非常信奉六師外道。洴沙王常勸導弟弟皈依世尊佛陀。弟弟不從,卻也禁不住洴沙王多次教令,便施設了供養大會,迎請佛陀和僧衆,以及六師外道師徒一同應供。 在供齋會上,佛陀略顯神變,並宣講正法,令衆人心開意解。洴沙王的弟弟當下得到了法眼淨,其余的很多人得初果至三果不等,有的出家斷盡了煩惱,有人發起無上道心,有人安住于不退地中。大家由此對于三寶生起了信心和恭敬,不再承事供養外道六師。

佛說 我自己知道時機

“忿前見辱亡失供養,六師悉集,各共議言:我曹技能,不減瞿昙。緣前一辱,衆心離散。比來衆師,神術顯變,今察奇妙,足任伏彼,當詣國王求決勝負。

……

六師去後,王即嚴駕,往至佛所,以事白佛:六師紛纭,欲得講術,以理呵語,其意不息。唯願世尊,奮其神力,化伏邪惡,爾乃從善,因使我曹得睹其變。佛告洴沙:我自知時。洴沙謂佛可共捔神,即敕臣吏,平治博處,安施床座,豎諸幢幡,莊嚴挍珞,極令麗妙。其當會日,一切企望。于時如來及與衆僧,從王舍城,往毗舍離。毗舍離中,諸律昌輩,與諸人民,皆來奉迎。

……

波斯匿王,既往見佛,白言:六師殷勤乃爾,唯願世尊,垂神化伏,普使一切別僞識真。佛告王言:我自知時。

波斯匿王,尋敕臣吏,平治場地,多積香花,敷設床座,豎諸幢幡。嚴辦已訖,大衆都集。”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六師心中忿恨,想和佛陀比試神變,一雪前恥,便向洴沙王祈請。洴沙王向佛陀轉述,並祈請佛陀以神變降服,令六師改惡從善。佛陀聽後回答:我自己知道時機。

 

洴沙王以為佛陀應允,可到了比賽這一天,佛卻和僧衆離開王舍城,去了毗舍離。于是洴沙王攜臣民一同前往,與佛會合。六師亦追至毗舍離。面對祈請,佛陀還是回答說:我自己知道時機。

 

離開毗舍離,佛陀先後去了拘睒彌國、越祇國、特叉屍利國、波羅奈國、迦毗羅衛國。每一次都是佛陀和僧衆不辭而別,衆王及臣民追隨而至。每次祈請,佛陀都回答:我自己知道時機。

 

就這樣,這支一路追隨佛陀的隊伍越來越龐大。最後到達舍衛國時,除了六外道本師和他們的徒衆們,還有洴沙王、群臣以及其十四億臣民,律昌輩帶領著七億多國人,優填王以及他的八億臣民,屯真陀羅和五億臣民,因陀婆彌王和他的六億眷屬,梵摩達王和八億臣民,釋迦種姓帶領著九億人。他們都追隨佛陀來到了舍衛國。

 

舍衛國的波斯匿王再次祈請。佛陀觀察到度化衆生的因緣成熟。終于,六外道本師和徒衆,各國國王及其臣民一起聚集到了賽場上……

“臘月一日,佛至試場。波斯匿王,是日設食,清晨躬手授佛楊枝。佛受嚼竟,擲殘著地,墮地便生,蓊郁而起,根莖踴出,高五百由旬,枝葉雲布,周匝亦爾。漸複生華,大如車輪。遂複有果,大五鬥瓶。根莖枝葉,純是七寶若幹種色,映燦麗妙,隨色發光,掩蔽日月。食其果者,美逾甘露。香氣四塞,聞者情悅。香風來吹,更相蹚觸,枝葉皆出和雅之音,暢演法要,聞者無厭。 一切人民,睹茲樹變,敬信之心,倍益純厚。佛乃說法,應適其意,心皆開解。志求佛者,得果生天,數甚衆多。”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初一,見時機成熟,佛陀親自來到了舍衛國與外道比試神變的場所。這一天是波斯匿王施設供養。清晨,波斯匿王親手供養佛陀清潔牙齒的楊枝。佛陀咀嚼完之後,把殘余的楊枝抛到地上,楊枝落地便生根發芽長出一棵蓊郁大樹來,樹的枝葉如雲朵般覆蓋四周,高寬各達五百由旬。 這棵樹又漸漸地開出一朵朵車輪那麽大的花,並結出五鬥瓶那麽大的果實。樹的根莖枝葉全是七寶構成,色彩斑斓,美輪美奂。每種顔色放射出足可遮蔽日月的光芒。樹上結出的碩果,味道比甘露還要美。大樹散發出怡人的香氣,四處飄溢,令聞到的人心情愉悅。香風吹過,枝葉搖擺發出美妙的樂音,每個音符都在暢演宣說微妙法音,令聞者法喜充滿,生起悅意希求之心。 與會大衆看到這棵不可思議的妙樹以及佛陀自在無礙的威力,對佛陀的敬信心更加增上。于是,佛陀應衆生根機宣講佛法。聞法者心開意解。有很多人當即發起了無上殊勝的菩提心,誓願成佛度化衆生;有很多人證得了聖果;也有很多人獲得天趣安樂。
次第二日,優填王請佛。于時如來,化其兩邊,成兩寶山,嚴顯可觀。衆寶雜合,五色晖耀,光焰炜晔。若幹種樹,行列山上,華果茂盛,出微妙香。 其一山頂,有成熟粳米,滑美百味,甘之附口,人民之類,自恣而食。其一山上,有柔軟之草,肥栆甘美,以俟畜生,須者往啖,飽已情歡。 一切衆會,睹山顯異,食已懷悅,仰慕遂深。佛更稱適,為說妙法,各得開解。發無上心,得果生天,其數亦衆。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二天,是優填王供養佛陀及僧衆。這時佛陀又以不可思議的神變,在兩邊化現出兩座莊嚴、高大、美妙的寶山,由衆妙寶聚合而成,發出五彩耀眼的光輝,光焰熾盛奪目。在寶山之上,多種妙樹行列整齊,樹上花果茂盛,散發出微妙的香氣,聞著心曠神怡。 其中一座寶山的山頂之上有自然成熟的粳米,具足百種妙味,柔軟滑美,入口甘甜。在場的人們于是都盡情享用。而另一座寶山上生長有柔軟的嫰草,翠綠肥沃,味道甘美,旁生餓了同樣可以盡情享用。它們飽腹之後,心情都非常地歡悅。 當時在場的各個國王和臣民親眼目睹了如此奇異殊勝的寶山,又都受用了甘甜的妙食,內心喜不自勝,對佛陀的敬信更加增上。于是,佛陀又應機為大衆暢演妙法,聞者皆心開意解、智慧增長。又有很多人發起無上殊勝的菩提心,有的證得聖果,有的生天。
到第三日,屯真陀羅,請佛供養,奉佛淨水,俟以澡漱。佛吐水棄,化成寶池,周匝四邊,各二百裏,純以七寶共相間雜。衆色相照,光明焰奕。 其池中水,八德具足,水底遍滿七寶之沙,八種蓮花,大如車輪,青黃赤白,紅綠紫雜,香氣芬馥,馨徹四遠。隨蓮花色,各發光明,光明顯照,晖曜天地。 大會睹此寶池奇妙,歡喜稱歎佛無量德。佛因觀察,隨衆人心,方便說法,各令開解。發無上心,得果生天,盡增福業,數多難計。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到第三天,是屯真陀羅王請佛應供,他極其恭敬地為佛陀奉上洗漱的淨水。佛陀漱完口,吐水于地,其處立即化現出一個莊嚴美妙的大寶池。寶池周匝四邊各寬兩百裏,池底純是七寶組合而成。各種顔色交相輝映,光明燦爛。 寶池裏有八功德水,池底鋪滿了七寶組成的沙礫,並且水面上盛開著青、黃、赤、白、紅、綠、紫及雜色等八種顔色的蓮花。蓮花大如車輪,散發出芬芳濃郁的妙香,飄溢四方。各色蓮花都發出相應顔色的光,缤紛多彩,光明熾盛,映照天地。 與會衆人目睹如此奇妙莊嚴的寶池,都歡喜無比,贊歎佛陀的無量功德。佛陀觀察衆人的根機和意樂,然後為大家宣講妙法,令心得開解,福業增長。發起無上菩提心者,得聖果者,生天者難以計數。
到第四日,因陀婆彌王請佛。佛于是日,令其寶池,四面自然,有八渠流,還相灌注,自然回轉。水流有聲,其聲清妙,皆說諸法,五根五力,七覺八道,三明六通,六度四等大慈大悲,勸發開導,說種種法。  一切聞睹,心皆開解。發心求佛,得果生天,增積福慧,數甚衆多。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到第四天,輪到因陀婆彌王請佛應供。在這天,佛又自在無礙地顯示神變,令寶池四邊顯現出八條互相貫通的水渠。水流在水渠裏面自然回轉,發出極其清淨微妙的聲音,演說著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三明、六通、六度、大慈大悲四無量心等種種妙法。隨順衆生不同的根機,勸化開導。 當時所有在場的人親眼目睹如此勝妙的情景,親耳聽到如此善妙的法音,都心開意解。因福慧增上,又有很多人發起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度衆生,誓求佛果;另外很多人因此而得成聖果,也有很多人得生天上享受妙樂。
次第五日,梵摩達王,請佛供養。佛于是日,口中放光,金色赫奕,遍大千土。光明所觸,一切衆生,三毒五陰,皆自然息,身心快樂,譬如比丘得第三禅。 衆會歎怪,志慕佛德。便為說法,各得開解。發大道心,得果生天,進福修慧,數甚衆多。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五天,輪到梵摩達王請佛應供。佛在這天從口中放出赫奕的金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光明觸及的衆生因得到佛力加被,曾經心中充斥貪嗔癡三毒煩惱、色受想行識五蘊如同被陰雲遮蔽般的狀況,現在都得到了止息,如比丘安住于第三禅一般身心自在。 與會大衆都驚歎不已,也立志要修行獲得佛陀那樣的殊勝功德。于是,佛陀應機宣講佛法,大家都心開意解。發起無上道心者,當下證得聖果者,轉生天上者,增長福慧者,人數衆多。
第六日中,諸律昌輩,次複請佛。佛于是日,普令大會一切衆生,心心相知。各各一人知一切心,所念善惡,志趣業行。鹹自驚喜,欽美佛德。佛便為說若幹妙法,皆得開解。誓求佛者,得果生天,數甚衆多。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六天,輪到諸位律昌來供養佛陀。佛以自在神力加持,使一切與會大衆頓時都具有了他心通。每一個人都能夠知曉在場所有人的起心動念、志向、業行等。大家都驚喜不已,愈加欽佩和贊歎佛陀的無量功德。 于是,佛就應與會大衆的根機宣講妙法,聽聞的人都心開意解。誓求佛果、現證聖果和轉生天界的人數非常多。
到第七日,釋種請佛。佛于是日,化諸會者,悉令自見為轉輪王,七寶千子,諸王臣民,肅恭承已,侍仰無減。各自驚怪,喜慶無量。佛便為說法,投適其意。亦發無上正覺之心,得果生天,甚難計數。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七天,釋迦族請佛應供。佛陀在這一天以不可思議神變讓所有與會者都看到自己成為轉輪聖王,擁有輪王七寶和千位王子,受到諸小王、大臣和百姓恒常殷重恭敬地承侍供養,且他們對自己的恭敬心都輾轉增上。大衆都非常驚奇,歎未曾有,歡喜無量。佛又應機說法,發殊勝菩提心者,得證聖果和生到天界者難以計數。
又第八日,受帝釋請,為佛作師子座。如來升座,帝釋侍左,梵王侍右,衆會一切,靜然坐定。佛徐申臂,以手接座,欻有大聲,如象鳴吼,應時即有五大神鬼,摧滅挽拽六師高座。金剛密迹捉金剛杵,杵頭出火,舉擬六師。 六師驚怖奔突而走,慚此重辱,投河而死。 六師徒類,九億人衆,皆來歸佛,求為弟子。 佛言:善來比丘!須發自落,法衣在身。皆成沙門。佛為說法,示其法要,漏盡結解,悉得羅漢。 于是如來,從八萬毛孔,皆放光明,遍滿虛空,一一光頭,有大蓮花,一一華上,皆有化佛與諸大衆,圍繞說法。衆會睹茲無上之化,信敬之心,倍益隆盛。佛即為說,隨其所應,有發大心,得果生天,進福增善,數甚衆多。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八天,帝釋天王迎請佛陀,為佛施設獅子座。如來升上高座,左右分別有帝釋天和大梵天王承侍,與會大衆安靜地坐著。佛慢慢地伸出手臂,以手觸寶座,忽然響起如大象鳴吼般的巨大聲響,隨即有五大神鬼牽拉摧毀外道六師的高座。金剛密迹手裏握著杵頭出火的金剛杵,舉向外道六師。 受到如此震懾,六師驚慌奔逃,自覺羞愧難當,投河自盡。 六師的九億徒衆,都來皈依佛陀,請求做佛陀的弟子。 佛說:“善來比丘!須發自落,法衣在身。”他們便頓時現了沙門相。佛又為他們宣講佛法,開示要義。他們聞法後心得開解,煩惱永斷,都得證阿羅漢果。 此時,佛陀顯現非常歡喜,從八萬四千毛孔中一一放大光明,遍滿虛空,每個光端現大蓮花,每朵蓮花中現有化佛,被大衆圍繞而說法。與會大衆親睹佛陀這般不可思議的神變,對佛陀的敬信心倍加增上。佛便隨大家的根機和意樂說法,大衆福慧增上,發起無上菩提心者,得證聖果者或轉生天上者數量非常多。
到第九日,梵王請佛。佛自化身高至梵天,威嚴高顯,巍巍難極。放大光明,晖赫天地。一切仰瞻,皆聞其語。佛為種種顯示法要,亦令多衆發心求佛,得果生天,數亦難計。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九天,輪到大梵天王請佛應供。佛變化自身相,使身高達梵天界,威嚴顯赫,高大無比。佛身放大光明,朗照天地。所有人都能瞻仰到佛身,聽聞到佛語。佛為衆生開顯種種法要,又令很多人發起無上菩提心求證佛果,現證聖果和轉生天界者也難以計數。
到第十日,四天王請佛。爾時世尊,普令大衆見佛色身,遍諸天中。從四天王,至色究竟。皆見佛身,放大光明,各為大衆,說微妙法。鹹遙仰視,了了見之。 一切衆會,甚增敬仰。佛為說法,隨應其意,皆發大心,住不退地,得果生天,不可稱計。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十天,四天王請佛應供。當時,佛令大衆都見到佛的色身,遍滿從欲界的四天王天一直到色究竟天的各層天界當中。在每一層天裏,大家都見到佛身放大光明,且每一身都為大衆宣講妙法。雖然,當時衆人都在遠方遙遙仰視佛身,但由于佛的加持他們卻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 與會的衆人更加增上了對佛陀的敬仰,知道世尊確實是功德無上的聖尊。佛便應機為大衆說法,法音皆能隨順相應于每個人的意樂因緣。聞法後,有的人發起殊勝的菩提心,有的住于不退轉地,有的得果生天,人數都難以計數。
第十一日,須達請佛。佛于是日,于高座上,自隱其身,寂滅不現。但放光明,出柔軟音,分別演暢諸法之要。在會之人,聞法解悟,有發大心,住不退者,得果生天,亦甚衆多。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十一天,須達長者請佛應供。佛在這天于高座上突然隱去了自己的身形,寂滅不現,只是放出光明,並從空中傳出柔和的音聲,暢演微妙法義。在場大衆聞法後都得到解悟,發菩提心者,得不退轉者,得證聖果和轉生天上者,數量都非常多。
第十二日,質多居士,請佛供養。佛于此日,入慈三昧,出金色光,遍照大千。光觸衆生,三毒心息,自然興慈,等視衆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弟,愛潤之心, 都無增減。然後為說若幹妙法。亦發大心,住不退地,得果生天,難可稱量。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十二天,質多居士請佛供養。佛在這一天入于慈心三昧中,放出金光,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光明所觸的衆生,內心貪嗔癡三毒立即止息,自然生起慈心,如父母、兄弟姊妹般平等對待一切衆生。其慈愛潤澤之心平等投射在每個人身上,沒有厚此薄彼。爾後,世尊為大衆應機宣說種種妙法,發起菩提心者,住于不退轉地者以及得果生天者,數不勝數。
第十三日屯真陀羅王,次複請佛,施設供養。佛于是日,身升高座,放于臍光,分作兩奇,離身七仞,頭各有花,上有化佛,如佛無異。化佛臍中,複出光明, 亦分兩奇,離身七仞,頭有蓮花,上有化佛……如是轉遍大千國土。一切瞻睹,愕然驚喜。   佛為應時,隨意說法。亦發大心,住不退者,得果生天,數甚衆多。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十三天,輪到屯真陀羅王施設供養。這一天,佛陀升上高座,從臍部放大光明,分作兩道,離開身體七仞遠,每個光端都有妙花,每朵花上都有化佛,和真佛無二無別。化佛又從臍部放出光明,也分作兩道,離開身體七仞遠,光端也有妙花,每朵花上也有化佛……如此這般輾轉周遍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親眼目睹此奇異現象的人,都歎未曾有,驚喜不已。 佛于是應時應機,隨衆生的心意而說法。聞法者發起菩提心的、住于不退轉地的、得果生天的人數又非常多。
第十四日,優填王請佛。時優填王,花散佛上,佛即應時,變其所散花,作千二百五十七寶高車,高至梵天,晃踰金山。雜寶衆色,曜麗相照赫然,金光振朗,殊妙難量。神珠璎珞,雜廁其間。  諸高車中,皆有佛身,放大光明,遍三千土。 衆會睹變,喜敬交懷。佛便說法,應病投藥。皆發大心,或住不退,得道生天,數複甚多。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十四天,輪到優填王請佛應供。優填王將美麗的鮮花抛撒向佛身,佛當即示現神變,把鮮花變成了一千二百五十七輛高大寶車。寶車由各種珍寶組成,車身高達梵天,光明耀眼勝過金山。車身上各種顔色的妙寶交相輝映,發出燦爛奪目的金光,其殊妙程度難以衡量,同時伴有各式寶珠和璎珞間雜其上。 諸寶車中都有莊嚴的佛身,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國土。 與會的大衆目睹了如此神變,內心充滿歡喜和敬仰。佛便應衆生種種煩惱疾病宣說不同的解脫妙法。聞法以後,發起殊勝菩提心者,或者住于不退轉地者,或得證聖果者,或轉生天界者,人數又非常多。
第十五日,洴沙王請佛。佛豫敕王,唯須食具。王但嚴辦器物,極令饒多。食時已到,諸器悉滿,甘膳百味,種種異美,普令衆會飽足有余。食已身心自然安樂。 于時世尊,以手指地,十八地獄一切都現。無量塵數諸受罪人,各各自說,我于本時,作如是惡,今受此苦。一切衆會,具悉聞見,甚懷悲愍,衣毛驚悚。佛便為說法,應適其意。有發大心,住不退者,得果生天,不可稱數。地獄衆生,緣見佛聞法,心生敬仰,皆遙自歸,終皆得生天上人中。 ——《賢愚經·降六師品第十四》   第十五天,輪到洴沙王請佛應供。佛預先告知他,只需要准備餐具就可以了。洴沙王于是便精心地置辦各式各樣的飲食器皿。用餐時間一到,所有的食器裏頓時充滿百味美食,種種風味應有盡有,令與會大衆受用飽足。用餐後,大家都感到身心舒適安樂。 這時,世尊以手指觸地,頓時十八層地獄的所有景象都一一顯現在大衆面前。無量微塵數的地獄罪苦衆生,各自訴說自己過去造了怎樣的惡,導致如今受此極苦。 當時在場的衆人,都親眼見到,親耳聽到了此景此聲,心生悲憫的同時也因怖畏地獄之苦而驚懼顫抖。佛陀便隨順衆人的意樂而說法。聞法後,衆人心開意解,發起殊勝菩提心者,住于不退轉地者以及得果生天者,數量不可計數。 那些地獄衆生得見佛陀、聽聞正法,都生起了對佛陀的敬仰之心,遙遙發起皈依之心,由此福德命終之後都能夠轉生人天善趣。